勇于破局的人,新年才有新成績新年開始,又到制定目標的時候!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復制,同樣的機會擺在不同的人面前不一定有一樣的選擇。但是,或許他們的故事,建議啟發(fā)了我們的思維,幫助我們突破各種定式,終認識一個潛力無限的自己。 為什么每年都定計劃,但每年都很難有突破呢? 人思考目標時,常常會受到框架的束縛。如何才能突破思維的圍墻,讓自己的目標更加明確呢? 今年,你應該學會換一種思路,把固有的經(jīng)驗放在一邊,勇于為自己破局。 勇于破局,擁抱更開闊的人生 勇于破局,在某種程度上,需要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維,重新審視自己的成功與失敗。 人生在世,兜兜轉轉、起起伏伏。當我們低吟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”時,可能內(nèi)心并不能坦然接受逆境和挫折。 也許在過去的金雞年里,你曾經(jīng)難怪、悲觀、失望,但今天起,不要再讓這種情緒蔓延。昨日的一切苦痛,都到此為止。逆境時,固然會失去很多,但能夠在失去時勇于破局,才能重新面對自己,從頭開始,積極奮斗。 此刻,把自己的人生想象成一個時鐘,每當子夜來臨,就會有一個嶄新的開始,迎接新的朝陽與輝煌。 勇于破局,才能離不凡更近一步 不凡幾乎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。希望自己的能力更強、希望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,這種希望是我們?nèi)松耐七M器,促使我們不斷進步,但是,這種希望有時也會誘惑我們躺在功勞簿上,固守過去的成績和經(jīng)驗,不愿離開舒適區(qū),不愿突破自己。 這樣的心態(tài),極有可能成為我們失敗的開始。典型的例子,就是樂視與樂視創(chuàng)始人賈躍亭,他在2017年經(jīng)歷了慘痛的潰敗。 孫宏斌曾經(jīng)在談到賈躍亭時說:“(樂視之所以沒有擺脫危機),就是因為老賈不堅決,就應該堅決該賣的賣,該合作的合作。老賈手上拿了一把好牌打的這么爛,這就是因為沒吃過虧,吃了虧下次就知道了。” 孫宏斌說:“我一月份的時候就跟老賈說什么叫斷臂求生、破釜沉舟。但是老賈做的哪一件事情都和這些沒關系,我跟老賈說,我們這個行業(yè)是越來越貴,你們這個行業(yè)是越來越不值錢,易道用車,沒有用戶和資金了,那就不值錢了.我們投的100億中有30億是銀行抵押,20億是稅,還還掉了一些零碎的帳,一共能用的是30億。我們看帳的時候,樂視手機虧損92億,30億對這個是杯水車薪。很遺憾的就是處理不堅決。” 正是這種舍不得、不堅決,讓賈躍亭不僅失掉了力挽狂瀾的機會,也讓自己離不凡越來越遠。 有趣的是,孫宏斌還拿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賈躍亭進行了對比,他說,“你看老王(王健林),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(yè)家。” 王健林和他的萬達,在2017年經(jīng)歷的風波甚至比賈躍亭的遭遇更驚險、更悲壯,王健林對自己的突破、對萬達的重新布局,實現(xiàn)了破局,讓人嘆為觀止。 2017年6月,萬達6個境外項目融資遭到了嚴格管控,遭遇了讓人不寒而栗的“股債雙殺”。此時的萬達和王健林,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。 此時,外界紛紛猜測,這位首富可能要“跑路”了,萬達這個龐大的帝國,離轟然崩塌也不遠了。 然而,王健林在這時卻做了一件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!用網(wǎng)友的話說,“王健林開始賣兒賣女了”,用王健林自己的話說,這是“輕資產(chǎn)戰(zhàn)略”,雖然說得云淡風輕,但還是給人一種壯士斷腕的悲壯。 這就是王健林的破局:7月19日,萬達商業(yè)、融創(chuàng)集團、富力地產(chǎn)簽署轉讓協(xié)議,萬達商業(yè)將77個酒店轉讓給富力地產(chǎn);萬達商業(yè)將13個文化旅游城項目91%股權轉讓給融創(chuàng)房產(chǎn)。 2018年1月29日,騰訊控股聯(lián)合蘇寧、京東與融創(chuàng),與萬達商業(yè)簽訂戰(zhàn)略投資協(xié)議,宣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,收購萬達商業(yè)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%股份。 經(jīng)過這一番“賣兒賣女”、縱橫捭闔,這樣的破局與轉型,讓萬達這個龐大的帝國更加輕盈,萬達集團也就此化解了資金償付風險。一場驚心動魄的危機終于被老王化解。 從賈躍亭和王健林的經(jīng)歷中,我們不難看出,要想獲得事業(yè)長久、穩(wěn)健的成功,首先就要調(diào)整思路。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,面對險象環(huán)生的環(huán)境,敢于破局,把每一次挫折都視為新的起點、新的希望、新的挑戰(zhàn),新的成功就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。 通過破局,我們會持續(xù)煥發(fā)高度的事業(yè)心和責任感,不等待、不埋怨、不消極。有了這種心態(tài),我們才能積極學習新事物,適應新環(huán)境,接受新挑戰(zhàn),創(chuàng)造事業(yè)的新成果。 勇于破局,反而不會“被出局” 蘇格拉底曾經(jīng)說過,對一個人來說,難的事情就是認識你自己。很多人被禁錮在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意識形態(tài)中,完全無意識地用一種狹隘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,經(jīng)歷自己的人生,卻從來沒有真正的進步。任何吸納新的思想、改變自己習慣的行為都會帶給人一定的痛苦,所以我們的惰性導致我們不喜歡新的思想,不愿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。改變是痛苦的,而享受現(xiàn)狀是快樂的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如果我們能夠養(yǎng)成多反思、多提問的習慣,對我們思想的進步、思維的拓展,以及看問題角度的多樣,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決問題,是有非常巨大的幫助的。 總而言之,一個人的生命和思想應該像一條河流一樣,開始起步時是涓涓細流,逐漸走向開闊,生命變得豐滿,后像大江奔騰一樣寬廣,像大海一樣浩瀚,這樣的人生和思想才是值得擁有的。
|